手机版

|

微信公众平台

|

微信服务平台

|
当前位置:首页>安保服务

“刷掌”比“刷脸”更靠谱?掌静脉识别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时间:2024-04-23   访问量:1231 来源:安防行业网
伸出手掌对准扫描器,“嘀”的一声,绿灯亮起,验证通过……近日,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不少体验者正在试用融合了掌静脉识别技术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该款智能设备由英特尔联合育脉科技等生态合作伙伴联手打造,用户仅需“刷掌”就能完成身份识别并支付票款。

“日常生活中,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但时常会出现指纹破坏无法识别、人脸妆容修饰识别速度慢等问题。”文渊智库研究员王超表示,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刷掌”应用,是近两年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新宠,并正在引领着技术发展的潮流。
01什么是掌静脉识别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避免如密码、IC卡等这类认证方式造成遗失及被盗取的风险,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便捷性。
目前被应用较广泛的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都并非真正的安全、不可复制,近年高考就发生过多起使用复制的指纹膜替考的现象,而近期通过伪技术复制人脸信息进行诈骗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同时更便捷的生物识别技术。
掌静脉识别应运而生。
掌静脉解锁采用生物识别中的掌静脉识别技术,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线的特性,通过红外线获取手掌内的静脉分布影像,依据专用比对算法,将所提取的特征值与存储在系统中的静脉特征值进行匹配,进行个人身份鉴定。识别精准,安全性极高。
掌静脉识别对比的是手掌皮下静脉血管的纹路,而非手掌表面的纹路哦!
02掌静脉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相比有哪些优势?
活体识别,避免假冒
采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识别,获取的是活体掌静脉血管纹路图像特征,非活体并不存在此特征,因而无法识别,避免造假。
特征信息隐蔽,防伪度高
静脉血管隐藏在身体内部,与其他利用人体体外特征的识别技术相比,掌静脉的安全性更高,被复制或盗用的几率很小。同时也不会因手掌表面损伤、磨损、潮湿等带来识别障碍。
非接触式信息采集
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识别,获取手掌静脉血管纹路图像时,无需与设备接触,手掌悬停即可完成识别。
识别准确度高
人体掌静脉血管的个体特征具有唯一性,因其特征在人体内部,识别过程中受外界干扰非常小。掌静脉识别技术准确度极高,FRR(拒真率)小于0.01%,FAR(认假率)小于0.0001%,FTE(登录失败)为0%。
活体识别,避免假冒
由于掌静脉识别具有活体识别、体内特征、非接触式以及识别率高等特征,其防伪度高,被盗用率低,保证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更适合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场所使用。
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安检、金融、涉密信息机房门、监狱AB门、社保资金发放等领域。
03掌静脉识别的应用
掌静脉识别因其安全性高、活体检测、便利性以及用户接受程度高等优点,目前不少行业已经开始逐步应用。
1、掌静脉监狱通道管理系统
因监狱本身的特殊性,对安防系统在安全可靠方面的要求明显更高,掌静脉监狱通道管理系统,可提高监狱通道管理效率,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
2、掌静脉社保管理系统
可以有效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在此基础上可实现符合省级应用的省、市、县三级体系结构的全面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全国的整体方案规划,以此彻底解决冒领等问题。
3、掌静脉银行管理系统
掌静脉银行用户认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用户实现身份认证,无需银行卡便可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存取。
4、掌静脉门禁系统
使用掌静脉作为门禁识别,识别速度快、操作简单,可用于停车场、电梯控制、访客登记、电子巡更等综合应用。
5、掌静脉教育考试管理系统
可以防止监考人员弄虚作假、考生冒名顶替,确保考试公平。
掌静脉识别具有高准确度、高防伪性、特征稳定和使用便捷等特点,可实现完全非接触式、活体特征识别,同时能够实现采集与识别一体化,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
04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与传统验证入站方式相比,掌静脉特征识别更加高效,可有效解决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可能存在的手机网络不稳定、低电量关机等问题。”英特尔相关负责人谢青山表示,掌静脉识别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意味着该技术进一步趋向成熟。
市政应用场景之外,掌静脉识别在更贴近公众生活的智能安防领域也有了更深入的应用。日前,智能锁品牌施德曼继去年发布多款掌静脉智能门锁后再次发布迭代产品。纵观整个国内智能门锁市场,目前各主流品牌基本都推出了掌静脉产品,市场也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施德曼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桑胜伟表示,指纹识别的智能门锁最受用户欢迎,但也存在不少弊端,诸如老人孩子指纹浅,以及部分人群存在季节性脱皮现象,都可能导致指纹识别出现问题。“相较于指纹,掌静脉具有高安全性,实际使用也足够稳定,不失为一种相对理想的解决方案。”
而早在去年5月,微信就发布了“刷掌支付”,并成功在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上线应用。行业人士认为,微信这种“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可有效解决“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高安全”等支付需求痛点,为用户在生物特征识别上带来更多选择。
数字时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越来越多元化。短短几年时间,掌静脉识别已然成为各种智慧应用场景的“守护者”,在确保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守护着用户的安全。

上一篇:安防企业纷纷布局!家庭安防如何成为智慧家庭的坚实“保护盾”?

下一篇:2024年中国物联网安防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

认证

Copyright 2023 www.zgj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警安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0-6589 举报邮箱:jubao@zgjaw.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20236 鲁ICP备19045998号-3

鲁公网安备 37132102371606号